关于推荐2024年北京市“孝顺榜样”候选人的公示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4-07-12)
各单位:
按照北京市教委《关于开展2004年度北京市“孝顺榜样”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校工会对候选人情况开展征集,相关单位会商,经校党委研究决定,现推荐离退休李淑艳作为“孝顺榜样”候选人,现将有关事迹公示如下。
李淑艳:用赤诚孝心诠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李淑艳,女,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0月出生,2011年11月退休。她曾在北京林业大学森工学院工作,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现任北京林业大学离退休教职工第六党支部副书记。李淑艳退休后,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照顾父母和公婆身上,用赤诚的孝心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
李淑艳的母亲长期患有糖尿病,并发症引发脑梗和膝关节坏死,导致老人卧床不起。李淑艳坚持每天将母亲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带她活动和护理。因为母亲体重大,李淑艳每次抱她都要带上护腰,每天十几次,一抱就是十年。尽管自己的腰椎因此留下了病根,她依然毫不退缩。
疫情期间,李淑艳的母亲并发症导致腿部溃烂和肿胀,她四处求医,各大医院均建议住院治疗。因疫情期间医院陪护有特殊要求,老人生活无法自理住院多有不便。李淑艳综合了三家医院的治疗方案,与医生商量采用居家的药物治疗方案。她每天按时给母亲服药、擦洗、抹药、按摩和辅助排便。经过她不懈的努力,母亲的腿部终于不再溃疡并消肿,连主治医生都感到震惊,这种情况在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少见。
二、肩负起四位“80后”“90后”老人的养老
由于兄弟姐妹不在京生活等原因,李淑艳和爱人主动担负起四位老人的养老责任。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她直接搬到80多岁父母家中,同时就近照料90多岁的公婆。由于爱人未退休,她承担了所有家务,买菜做饭、煤气水电、看病取药。四位老人穿衣尺码、饮食爱好、生活习惯、日常用药等诸多“琐事”,她都了然于胸,亲力亲为。
当婆婆病重时,李淑艳和爱人为了照顾周到,24小时轮流在医院陪护。在婆婆弥留之际,拉着李淑艳的手说:“我们老徐家,多亏有了你这样的好媳妇儿!”同事朋友们一致赞誉她:“李老师在单位是个好老师,在家里是个好女儿、好媳妇。”2016年,李淑艳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
三、推着轮椅陪父亲过组织生活,给予老人高质量晚年生活
李淑艳的父亲是位党性极高的老党员,80多岁仍然坚持参加组织生活。由于年事已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老年疾病,腿脚不便,李淑艳便将组织关系转至父亲所在的党支部,推着轮椅陪父亲过组织生活。她的父亲被学校离退休工作处评为“健康之星”,两位老人分别获得“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在这种良好的家风熏陶下,李淑艳“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她退休后发挥余热,担任北京林业大学“阳光优材”导师、特邀党建组织员、材料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继续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银发”力量。李淑艳多次被离退休工作处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四、在童年的迁徙奔波中明白了家庭的意义,深埋了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种子
幼年时,因北京林业大学搬迁至云南办学,她便与父母共同迁居到云南偏远山区,后又辗转到陕西。那个时候的她,时常跟随父母四处奔波,尽管这些迁徙带来了不少挑战,却丝毫未曾削弱她与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父母不仅是她生活的依靠,更是她心灵的港湾,小时的她经常和父母一起谈论和睦家庭的幸福和美好未来的憧憬。更重要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她深切地体会到了与父母之间那不可割裂的血脉亲情,她更加懂得了家庭的意义和父母的付出。在她眼中,父母不但是她生活中的导师,更是她最可靠的支持者,无论风雨交加,还是阳光灿烂,父母总是在她身边,给予她无条件的爱和关怀。
李淑艳常说:“我们小时候靠父母无微不至地抚养长大,如今父母需要我们的照顾,这是子女应尽的责任。”这句话饱含了她对父母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的确,父母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她的成长,教她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这份真挚的情感一直滋养着她,让感恩、敬爱和回报父母在她心中种落地生花。
“首孝悌”是中华儿女融入骨血的传统美德,李淑艳同志用她善良质朴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为我们树立起了孝老敬老的优秀榜样。她的故事不仅在家庭内部传承,也在学校和社区引起了广泛的正面影响。
现对李淑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4年7月12日—7月14日。
公示期内,如对上述公示内容有异议,可向校工会反映。
受理地点:东配楼202/220
联系电话:62337011/62338423
电子信箱:bjfugh@163.com
中国教育工会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