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工会关于2024年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和首都劳动奖章推荐评选结果的公示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24-02-2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国工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励首都广大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爱岗敬业、拼搏奉献,更加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决定于2024年“五一”前夕,表彰一批为首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职工,授予首都劳动奖状、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经校工会主席办公会研究,校工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2024年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和首都劳动奖章推荐评选工作。
按照推荐评选工作程序要求,经二级工会民主推荐、第八届教代会专门委员会负责人联席会议讨论和投票表决,并报学校党委常委会和人才工作会审议通过,拟推荐雄安校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参加2024年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评选,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戴玉成参加2024年首都劳动奖章评选。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规划建设指挥部事迹
“一张图、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规划建设指挥部50人规建团队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走在前、作表率、勇当“第一方阵”的姿态投身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雄安新区建设提出的“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的工作要求,用新校区建设打造“最美、最强、创新、引领”的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用实际行动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用拼搏苦干为雄安新区创新发展新格局注入绿色动能。
一是把“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彰显使命担当。建设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历史性工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指挥部不仅承载了未来之城的重大需求,还承担了缓解未来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重大期待。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大、工期紧、标准高,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史无前例。指挥部坚以最强合力、多线交叉、并联作战,仅用了国内同类项目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高质量完成设计、立项、招标、手续办理等任务,2023年11月28日雄安校区按期开工建设。指挥长谢学文作为首批疏解四校建设者代表接受央视《新闻“1+1”》《24小时》栏目采访,荣获2023年度“感动雄安”人物荣誉称号。
二是把凝聚共识落到项目规划上,夯实建设基础。指挥部面向全球征集校园总规方案,吸引3位院士、4位勘察大师和1位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领衔的7支设计团队,几乎囊括了近期拥有高水平新校区作品的全部大师团队,代表了该领域世界一流水平,中选方案获得业界高度肯定和校内外广泛好评。创新拓展校园总体规划概念,构建1个总规、1个导则和8个专项规划的“1+1+8”校园规划体系,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有关工作获得发改委、教育部、河北省及雄安新区主要领导同志高度肯定,点名表扬近20次。
三是把攻坚克难落到使命必达上,时刻走在前列。受疫情影响,首批疏解高校建设周期压缩近三成。面对保开工、保工期、保进度的要求,指挥部一刻不等、一秒不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体成员立下“军令状”,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寒暑不休,用高强度、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有力推进了规划建设工作,在方案设计、手续办理等方面实现首批疏解四校领跑,在冲刺开工中取得了10个“第一”的好成绩,率先具备开工条件,工程管理部副部长邓立奇荣获“雄安质量”杰出贡献建设者荣誉称号。未来,指挥部将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师生负责的态度,确保施工质量,确保项目如期竣工,把雄安新校区建设成为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标杆工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千年大计、 教育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抒写北林篇章、做出北林贡献。
北京林业大学戴玉成教授事迹
戴玉成,男,中共党员,1964年1月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林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从芬兰留学、工作回国后,20余年来,一直潜心致力于森林大型真菌多样性、系统发育、食药用真菌及森林病害研究。他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坚持在科学研究一线,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带领团队在大型真菌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是中国学者中发表真菌新种类最多的科学家,也是世界范围内本世纪来发现大型木材腐朽菌最多的学者。他兼任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菌物学报》主编,主持承担多项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或课题,主编15部大型真菌资源和系统分类著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30余篇,总引23400余次,2014-2023年连续入选中国被高引学者榜。
一是对标生态文明战略,紧紧围绕大食物观,致力真菌新种发现及研究。
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引,聚焦“树立大食物观,培育壮大食用菌”的国家战略需求,带领团队发现新食药用真菌120余种,实现栽培12种,极大丰富了食用菌开发利用的潜能,为我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资源保障。通过20年的研究,将中国木材腐朽真菌从原来的800余种提高到2200多种,使中国木材腐朽真菌研究处于世界前列。在世界五大洲27个国家中发现真菌新科10个、新属55个、新种588个,发现世界上最大巨型真菌,受到央视、BBC等众多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
二是聚焦服务首都事项,锚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梳理北京大型真菌。
对北京所有植被类型中的大型真菌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北京有大型真菌619种,比原来提高了30%;其中发现大型真菌新种5个、中国新记录种35个、北京新记录种120个,丰富了首都生物资源,为北京“生物多样性之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受到新京报等首都媒体的报道。此外,发现北京毒蘑菇22种,为相关科普教育和维护首都人民生命健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践行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倾心培养青年科研人才。
戴玉成带领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生态学团队深耕真菌研究领域,多年来培养研究生120余名,毕业研究生中10名已成长为教授或研究员,15名为副教授或副研究员,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人获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成为领域内科研工作的佼佼者。他始终奋斗在科研一线,坚持与青年教师、学生一同进行野外考察与采集,完成对中国34个省区市329个市(区、盟、州)的考察,采集大型真菌样品27000余号,以实干成就伟业,为我国真菌科学研究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现就上述情况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2024年2月29日至3月5日。公示期内,如对上述公示内容有异议,可向校工会反映。
受理地点:东配楼202/220
联系电话:62337339/62338340
电子信箱:bjfugh@163.com
北京林业大学工会
2024年2月29日